网站首页关于鑫泰集团新闻行业动态产品展示市场活动技术文栏人才招聘下属企业联系我们 [ENGLISH]
下属机构  
相关视频
山东基建
北京展会
关于鑫泰
山东基建
山东基建
山东基建
山东基建
山东基建
企业文化
山东鑫泰员工
领导会议
山东鑫泰烧烤
林建新总裁对
   新闻中心
  集团新闻
  市场活动
  行业动态
  技术文栏
  企业文化
 
您目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国制造2025》实施一年 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发布时间:2016/12/2 15:37:23     来源:鑫泰科技     发布者:manni123

     “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要实现中高速增长,需要培育新产业,无论是高端服务业还是高端制造业,都需要以自主创新为基础,而制造业历来是创新最为集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自《中国制造2025》将创新驱动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方针,实施一年多来,我国制造业开始快速步入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的轨道,有望在2016年内建成2~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创新中心组建工作陆续展开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核心载体,也是国家级创新平台的一种形式,最终要把“像散落的珍珠一样的创新力量,串成美丽的项链”。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5月25日,工信部下发《关于同意组建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的批复》,同意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所属的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6月30日,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揭牌,标志着我国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将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研发、测试服务、产业孵化,加快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升我国动力电池整体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0月24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专家组召开国家增材制造(3D)创新中心建设方案论证会并获通过,其建设已经提上日程。工业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线城市已经确定了各自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目标,四川、江苏、广东、湖南、湖北、浙江、陕西、河南、河北、江西、贵州、辽宁等12个省份开始了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申报和准备工作,有的省份还率先启动了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工作。
  
  各地积极推动创新发展
  
  我国积极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创新发展,其中上海、重庆等地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已占到全市研发经费总投入的80%以上,浙江、广西、河北等地搭建企业创新平台,湖南、陕西、辽宁等地从资金、税收等方面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扶持力度。
  
  江苏作为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省份,率先开办一系列针对科技创新的“首贷”、“首保”、“首投”业务,全省累计向5000多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400多亿元。黑龙江、吉林、福建等地推动产学研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贵州、江西、甘肃、河南等地则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创提供平台式服务。
  
  目前,我国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成效显著,28纳米芯片制程工艺进入量产、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运-20大型运输机交付部队列装、我国主导的TD-LTE技术成为4G主流国际标准之一。我国还积极推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飞机四个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
  
  一些行业龙头企业也悄然行动,走在了自主创新的前列。例如,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盾构机云端远程监控系统,将分散在各地施工的盾构机统一纳入监控平台之中,实现对盾构机最新位置、挖掘姿态、故障诊断的远程监控;三一重工“18号数字化工厂”打通了全流程生产环节,并将上下游以及社会资源连接在了一起。
  
  管理滞后现象待解
  
  尽管创新中心建设收到了明显成效,但亦有相关人士分析指出,我国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目的有二:一是要形成科技成果;二是要把科技成果推向市场。但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相比,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技术效率和管理效率指标还不高,管理滞后的现象日益凸显,创新载体在“技术产生—扩散—首次商业化—产业化”链条上衔接不畅,一些创新成果没有实现产业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马名杰指出,各地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一定要结合本地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实际,特别是要基于企业和市场的需要,创新中心的主体是企业、科研院所,政府主要起到搭桥、协调和支持的作用,要尽力避免出现脱离本地发展实际一哄而上的情况,不要为了拿到“牌子”,而脱离了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最终成个空架子。鑫泰数控加工中心机器人龙门
  
  有专家表示,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我国必须要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为途径,打通技术、组织、商业、资本之间的分割与壁垒,整合重组各类创新资源和主体,推动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构建能够承担从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的新型制造业创新平台。一是打造新型创新链,实现由引进技术为主向自主创新转变;实现由单项技术产品攻关向全要素汇聚的产业链转变。二是打造创新生态系统,实现由关注单一企业局部创新环境改善向重视营造产业跨界协同创新环境转变。


客户服务热线:400-886-2088   客户服务邮箱:gzxt@xintaikeji.com    联系地址:中国·广州番禺区钟村105国道屏山路段1号  邮 编:51144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11 鑫泰科技
网络支持:广州市航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05048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