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
 |
|
用大数据改进制造业 必须掌握的三大要领 |
发布时间:2016/3/11 8:57:20 来源:鑫泰科技 发布者:manni123 |
|
过去30年,发达国家研发、消费,资源国家提供能源和原材料,中国加工制造的全球制造产业链正在发生变化。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美国提出再工业化,德国进行工业4.0升级,日本发布制造业白皮书,发达国家欲重拾制造业的趋势愈加明显。另一方面,印度、越南正在成为全球新的制造业中心。这意味着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中国制造”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因此,如何利用新技术对我国制造业做全面的改造,以恢复“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在如今看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云在多个场合提出一个观点——人类正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数据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整个世界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数据的把握与利用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也影响着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到17世纪初,西方人均收入水平用了800年时间才翻了一番,而在随后的150年内,人均收入水平增长了13倍。
这一切的发生源于开始于18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大量机械的出现令人类的劳动效率有了飞速的提升。每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就意味着人类的劳动效率即将迈上一个新的高度。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陷入困境,但往往是绝望中也孕育着希望。为摆脱危机,全球技术创新渐趋活跃,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这成为了即将开始的第四次工业革爆发的导火线。
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型企业所面临的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所有的生产设备、感知设备和终端设备都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数据,这些数据将渗透到企业的生产、运营等各个环节之中。传统制造业要完成蜕变式升级,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是关键所在。
为用户提供价值是企业存在的根本,也是企业价值的来源。制造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设计,以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对市场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准确判断,从而及时调整企业战略和资源配置,实现由大规模同质化生产向规模化定制化生产的转变。
在传统制造企业里,数据被分散在用户、合作伙伴以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当中,这使得企业在获取数据的过程中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而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就使得企业能够将所有数据轻松集中到一个平台上,确保企业内所有部门都能围绕着相同的数据展开协同工作,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决策失误和部门沟通不畅所带来的成本损失。
增强创新
创新是企业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但对于企业,尤其是制造型企业来说,创新是一件艰苦而又高风险的事情。不仅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研发,然而,即使能够开发出新的产品或服务,是否会被市场认可还是未知数。
大数据赋予了制造型企业更强的创新能力,在传统制造业中,用户仅仅是购买企业生产出的产品,而是参与到了研发、生产、营销等多个环节当中,在这个过程中将产生大量数据,运用好这些数据,就能从中洞察到最佳方案,从而创造出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令企业拥有之前不曾拥有的创新能力。鑫泰数控加工中心机器人龙门
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智能化生产模式,使得企业拥有了随时收集、处理、分析和利用数据的能力。这意味着制造型企业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生产者,而是成为充分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服务型企业。
|
|
|